官渡镇铺坝村,群山环抱,溪水潺潺。走进张必均的柠檬园,仿佛踏入了一片绿色的海洋,枝叶间缀满套着纸袋的柠檬。再过一个多月,这些柠檬就会在阳光下彻底褪去“青涩”,裹上金黄的“外衣”奔赴远方的市场。
张必均弯着腰,与工人们一起补栽树苗。他用锄头松着土,动作娴熟而专注。这些新栽下的小树苗要四年后才能挂果,张必均的眼神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
“今年受天气影响,柠檬产量略减,但是市价还不错!”张必均直起身擦了擦额头的汗珠,他的笑容里满是藏不住的底气,“我们果园种的柠檬一直都不愁销售,蜜雪冰城总部今年还来这里考察,提出可以全部收购呢!”
张必均的柠檬园占地800多亩,预计今年柠檬产量1000吨,每吨按一万二千元计算,收入也是相当可观。但这份“可观”,是八年坚守换来的硕果。
八年前,张必均还在建筑业拼搏,当工地停工、事业陷入低谷时,这位来自中国柠檬之都——安岳的汉子,决定像他身边的众多朋友一样投身柠檬种植。2017年,他看中了合川官渡镇铺坝村依山傍水的地理条件,租下800多亩土地,成立了重庆官渡铺坝现代农业有限公司,跨行业开启了柠檬种植之路。
从果园规划开始,张必均就下足了“绣花功夫”,请专家量身设计果园布局,在园内修建了三四千米的运输轨道,有效解决了采摘难、运输难的问题。同时,对栽培的窝距、行距进行科学精细把控,灌溉等环节也都采用最先进的技术,只为最大幅度提高柠檬产量和品质。
“搞农业贵在坚持!”谈及过往,张必均深有感触,“柠檬挂果需要四年,前四年只有投入,没有产出,压力很大。”那时的他,白天扎根在果园管生产,晚上奔波四方筹资金,从未动过放弃的念头,硬是咬着牙扛了下来。直到第五年,果园终于迎来首次收益,这份“迟到的回报”,给了他更足的底气与信心。
如今,重庆柠檬产业集群跻身国家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张必均的柠檬种植之路也走得更加顺畅。果园的基础设施、灌溉系统、施药设备、冷链设施等都得到政府大力支持。“如果我们有需求,政府都会尽力满足。”张必均感激地说,“区经济作物发展指导站也一直很关心我们,种植方面有问题,一个电话打去,马上就派人来解决。”
这片柠檬园,不仅是张必均的“创业园”,也是村民的“致富园”。“平时除草施肥,有40人到60人在果园务工,套袋采果时用工量更大,有上百人。”张必均介绍,果园为当地村民提供了不少就业机会,农忙时节工人们每天能赚一百五六十元。
今年是张必均种植柠檬的第八个年头,他表示将继续守好这片果园,通过精细化管理,让它成为铺坝村的骄傲,成为官渡镇乡村振兴的鲜活注脚。
来源:合川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