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重庆多次发布“高温红色预警信号”,以及“森林草原火险橙色预警信号”“高温中暑二级预警”,全市最高气温或达43℃。
实况监测数据显示,8月3日7时—4日7时,我市多云到晴为主,午后到夜间东北部部分地区出现分散阵雨或雷雨,局地大到暴雨;城口的7个雨量站达暴雨,最大雨量88.8毫米(城口黄安坝),最大小时雨量52.6毫米(城口德安,4日4时)。气温方面,重庆大部地区最高气温超过37℃,28地最高气温超过40℃,最高达 43.8℃(巫溪)。
这种高温天气何时能缓解?雨水多久来?
8月4日,记者从市气象台了解到,8月6日起,高温强度略有减弱,受南方增强季风暖湿气流影响,午后局地短时阵雨或雷雨天气将增多,大部分地区气温回落至36℃至39℃,但局地仍可能出现40℃至41℃的高温。
预计8月11日至13日,全市范围将迎来一次较明显的降雨过程。届时,在高空低槽与弱冷空气共同影响下,高温天气将出现阶段性缓解。
需要注意的是,未来三天我市持续晴热高温天气,最高仍可达43℃。另外,午后到夜间有分散阵雨或雷雨,注意加强防范。
4日夜间到5日白天:全区多云间晴,气温26~42℃;城区多云间晴,气温30~40℃。
5日夜间到6日白天:全区多云有阵雨,气温25~40℃;城区多云有阵雨,气温29~37℃。
6日夜间到7日白天:全区多云有阵雨,气温24~39℃;城区多云有阵雨,气温28~37℃。
高温高湿环境会使得人体散热能力减弱,导致体温调节失效,增加中暑和心脑血管等慢性病的急性发作风险。大量出汗也会导致脱水或者电解质失衡,影响循环系统功能。
因此老人、儿童、慢性病患者及户外工作者等高风险人群,需要及时补水,避暑降温,适当使用空调降湿功能,多待在通风处和阴凉处,安全地度过这段湿热天气。
夏季暴雨后,湿气因热蒸发往上走,不宜出门锻炼,否则会因湿热交杂,出现胸闷、头晕等症状。 天气炎热出汗较多时,切忌迅速、大口喝冰镇饮料。突然过冷刺激会引起血管收缩,诱发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 人体大量出汗时,不能立刻冲凉水澡,否则张开的毛孔会骤然收缩,体内热量散发不出去,就可能导致中暑。
长时间待在空调房中会导致免疫力下降,容易感冒;颈椎持续吹冷气,会使颈背部肌肉受寒以致颈部持续痉挛、后背酸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