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结婚登记数下降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主要原因如下:
• 适婚人口减少:80后、90后、00后存活人口数量逐代减少,七普数据显示2025年20-39岁女性数量比2020年减少1400多万人,适婚人群规模缩水。
• 疫情后补偿效应结束:2023年因疫情后的“补偿性结婚潮”,结婚登记量短暂回升,2024年这一效应逐渐结束,结婚登记数回归下降趋势。
• 结婚成本高昂:当下结婚普遍要求有房有车,还有高额彩礼,加之育儿等开支,让很多年轻人经济压力巨大,难以承担,从而推迟或放弃结婚。
• 初婚年龄推迟:2010-2020年,中国平均初婚年龄男性从25.75岁上升到29.38岁,女性从24岁上升到27.95岁,许多年轻人因学业、事业等原因,将结婚事宜后置。
• 婚姻观念转变:年轻人主体意识增强,更追求个人价值与自由,婚姻从“必需品”变为“可选项”,同时,自媒体上“恐婚”“恐育”内容泛滥,也加剧了对传统婚姻制度的质疑。
• 性别比失衡影响:20-40岁男性人口比女性多了1752万人,尤其在农村地区,男多女少问题突出,部分男性结婚难度增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