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帖
 找回密码
 注册

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2 1
开启左侧

【疾病预防】预防基孔肯雅热健康提示

  [ 复制链接 ]
百姓话题 2126 2 2025-7-25 10:16:13

101525rfd0w26kbrieevfo.png
101525wvvds9bsepmbymxx.png
101525y8ff181bozabdoel.gif
101525q88bk8kzk0nnuycy.gif
101525xoo9likfyuyesusu.gif
101525xz3n81xv0a03009n.gif
101525xb71roe7xqb1ox9y.gif

基孔肯雅热

是什么?


101525uhdpkuhwrupjrpph.png


基孔肯雅热(Chikungunya fever,CHIK)是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的急性蚊媒传染病,主要流行于东南亚、南亚和非洲地区,通过伊蚊(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叮咬传播,无人传人的证据。人群普遍易感,感染后可获得持久的免疫力。目前,我市偶有境外输入病例,随着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病例输入的风险持续存在。



1

基孔肯雅热如何传播?

101525xhm8cvjzmm2qqw87.png

1


传染源


101525jnor10soj0cqo0c0.png
101525i3kkkfmms23w2mwx.png

患者、隐性感染者、带病毒的非人灵长类动物。


2


传播途径


101525ms88assbn9pzzssy.png
101525exucoorrqcs5dcku.png

基孔肯雅热通过受感染的蚊子叮咬传播,人是基孔肯雅病毒的主要宿主。伊蚊在叮咬病毒血症期的人或动物后,病毒在蚊虫体内繁殖并到达唾液腺内增殖,经2至10天的外潜伏期再传播病毒。潜伏期为1~12天,多为3~7天

101525neygp3eagizfay33.png


3


易感人群


101525k8rsff7w4lyl8aoy.png
101525fr3zgoo8lp331gz4.png

人群普遍易感,人感染病毒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




2

基孔肯雅热的流行地区在哪里?

101525vq5hez45awhvwbnq.png

基孔肯雅热疫情曾在非洲、美洲、亚洲、欧洲以及印度洋和太平洋的岛屿上发生,已在 119 个国家发现基孔肯雅病毒传播。


2010年以来,我国曾报告来自东南亚、非洲、中亚等多个地区的输入病例,并在广东等地发生本地传播。




3

临床症状有哪些?

101526rtkqrvfqfkmtmcmv.png

患者主要症状包括突发高热(>39℃)对称性多关节痛、皮疹等,以轻症为主;

101526nu0h3j6fa36tzgf6.jpeg

在高危人群,如婴儿、65周岁以上老年人和患有高血压、糖尿病或心脏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中,可能会引发重症。多数患者一周内会好转,部分病例关节疼痛的症状可能会持续数月甚至数年。




4

我市基孔肯雅热的传播媒介是什么?

101526jnwyy9yfw3nxzyl9.png

我市能够传播基孔肯雅热的蚊种为白纹伊蚊,未发现另一种传播媒介——埃及伊蚊。


白纹伊蚊体黑而有白纹,俗称“花蚊子”或“黑蚊子”,能够传播登革热、基孔肯雅热和寨卡病毒病等蚊传疾病。

101526nh09azqsvvgrlr7a.png

其白天吸血,吸血高峰为早上6—8点和下午17—19点


它主要来源于各种小型且清洁的水体中,例如室外堆积废弃的盆、桶、锅、碗,或者室内的插花瓶、水缸、花盆托盘等。

101526jufveryw8upentrw.jpeg




5

如何预防基孔肯雅热?

101526xavevzizlrvbri1e.png

预防基孔肯雅热的最佳方法是避免蚊虫叮咬需要以清理蚊幼虫孳生地为基础,并根据情况合理使用生物、物理和化学方法杀灭蚊虫。

101526nczurcc4rdd5uv44.png

具体措施包括:市民外出活动时做好防蚊准备,着长衣长裤、远离蚊虫孳生场所、科学合理使用驱蚊剂防止蚊虫叮咬。




6

 旅行者应注意的事项有哪些?

101526cvsszu8ne1o1ryir.png
101526dvdig8in928i08c8.png

出发前

101526t7pffifqm2ze37ri.png
101526y6tnkj9tmynjnhtt.png
101526r838d7m4uu178nnp.png

出发前旅行者需查阅目的国家的健康通告和警示信息,了解哪些地区正在发生暴发疫情或存在较高的基孔肯雅热感染风险。

101526u2kg0j5g6ukh5hhc.png

部分旅行者(如孕妇)可依据此类信息判断是否应避免前往该地区,科学安排行程,做好个人防护



101526q7n8xk7377by8b2b.png

出行时

101526hj8dtamanugs4ddb.png
101526psg33vv3136q6yys.png
101526tw6ortbo68urzaa0.png

出行时,若前往暂无疫情但存在感染风险升高的地区或正发生暴发疫情的地区,宜携带含有避蚊胺、驱蚊酯、埃卡瑞丁等活性驱蚊成分的驱避剂,并按照说明使用。

101526z0sovq0vkokdqvvo.jpeg

也可使用蚊帐、穿宽松的长袖上衣和长裤。尽可能选择配备纱窗纱门的住宿场所



101527ouzjumjzbqf0ufz8.png

结束后

101527pwvswoidjomwkmos.png
101527lbbm1zbmy1z3zp36.png
101527or9dmhtz0duszj19.png

旅行结束后2周内仍需预防蚊虫叮咬,确保旅行者不会因隐性感染,将基孔肯雅热、登革热和寨卡病毒病等病原体带入境内,导致传播。

101527hyiut696r5z339si.jpeg

旅行返回后做好健康监测密切关注自身及家人健康状况,若出现发热、头痛、肌肉关节疼痛或皮疹症状,请及时就医,并说明旅行时间和地点,以尽快得到诊治。


来源: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1人觉得很赞 ────
这几天新闻都在说这个
房间用电子灭蚊器,室外活动用灭蚊喷雾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高级模式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