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帖
 找回密码
 注册

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41 11
开启左侧

闲逛古色古香的文峰古街,带你看看我眼中的文峰古街是什么样的?

  [ 复制链接 ]
吃喝玩乐 38582 41 2023-2-7 22:32:00
此帖已获38元现金奖励

过完元宵节,所有人的生活都进入了正轨,该上学的上学,该返工的返工,该上班的上班!而像我们做气球派对的自由职业者总是显得有那么一些格格不入。大家放假玩耍的时候我们累成狗,而别人都上班忙的时候,我们又开始闲逛起来了!
今天来到了文峰古街,刚到一桥头这边,就看到空旷的广场了无几人,有种冷清的感觉!回想几年前的古街完全是两个样,那会别说过年过节,就是每逢周六周日古街上都是人山人海,哪怕平时不是节假日古街上也有不少出来闭逛的本地人和外地游客!
古街的建筑还是挺有特色的,古色古香。里面的一些店铺也结合了古文化,就拿这个城门旁就有一家汉服馆,里面别有洞天,喜欢汉服的小哥哥,小姐姐可以去参观下!



汉服馆旁边便是以前的“燕归来”餐饮,几年前,一直有位高龄的革命前辈经常在此处卖糖画,他就是抗美援朝的志愿军徐玉生老人,还有一位年龄较长的谢师傅摆摊做着“石头刻字”的生意!那些年老公也经常在他们旁边摆摊,卖铝艺的手工艺品和气球!他们一起谈笑风生,一起互相照应,老公也时常帮糖画师傅收摊。而我,经常流动在文峰古街与步行街卖气球!
翻遍几年前的朋友圈,没有翻到之前拍有糖画师傅的照片,可能那时的我没有现在这么喜欢拍照喜欢记录生活吧,但在百度上搜索,还是找到了有关的视频,居然还能隐约地看到我们就在旁边!
但很清楚地记得,只要糖画师傅出摊,尤其是节假日,周围总是有人群把糖画师傅围着水泄不通,我觉得小孩子看到的是热闹,新奇,佩服糖画的工艺和想吃的童心!而大们们刚是回忆童年的味道……



那时候,我也时常带着女儿出摊,吃着糖画师傅给的糖画,可谓是吃到嘴里甜到了心里!





再下行便是套圈的摊位。如今它还在老地方,老板也没变,变的是奖品更具有吸引力,更讨人喜欢!


套圈的对面是一家vr体验馆,门口摆满了石膏diy。

再往前走不远处便是“老码头”,装修风格和里面的陈设很有年代感,门口不仅提供有“免费茶水”,还备有颇有年代感的坐椅。


尤其是室内小木桌旁边的两张小躺椅,我想70.80后肯定不少人坐过!记事起,我的爷爷也有这样一把专属他的躺椅,尤其夏天,爷爷没事就坐在上面抽烟,而这个椅子的优势就是可以任意调节高度,想坐,想躺都是可以的!
我想,如果在里面喝茶,肯定会有一种身临其境,回到小时候的感觉!在这里喝茶,应该也是最惬意最放松的吧!

这里是现代文化的结合,每年合川都会举行划龙舟的比赛!
而这里的前传有着古街最多也是最长的一排花车,老板是一位胖胖的帅哥,花车上摆满了各种稀奇古怪和纪念品!虽然花车没有了,但这个老板的生意也是越做越大,在下面开了好几个门面!
而“印象巴渝”的对面也有一个糖画师傅徐利,他是糖画师傅徐玉生的传承人,也是他的儿子!糖画的旁边是卖各种糕点,桃片和一些特产的摊位!


继续前行,“三颗树”也算是古街的一个景点,历史悠久。数百年的参天大树,盘根错节,富有张力,根部展现得尤为突出,樊岩在石头缝上!象征着不断引力向上,顽强的生命力!

140年,190年,最古老的还是要数这颗260年!



三颗树的斜对面,摆设着一张古老的床,应该是以前的大户人家留下的老古董吧!就观常一番就已大饱眼福!

这里,曾经是“汤婆婆”,应该也我在古街摆摊最多的一个点!而如今也改头换面。



“四季春”,很熟悉的名字,以前摆摊也时候在他家炒个菜,简单地吃个午饭!记忆中,“四季春”和“合家盛宴”是一直坚持到现在的!“四季春”的旁边多了许愿的地方,成了年轻人的祈福请愿的打卡地!


“四季春”前行,这里曾经也有我和女儿摆摊的身影。

虽然这一排的店铺没开,但这一排带有古韵花伞还是有存留着古街的一道风景线!

这一家“蒙古烤肉”的夫妻俩也很多年了,从最初的摊位,到花车,再到如今的店面,他们一直停留在古街,他们也是这些年古街成长的见证人!
如果没记错的话,曾经的这里也是很热闹的,好几个摊位并成一排,好像还有卖小人书的,有卖小金鱼的,但记忆最深刻的就是有一位年长的手艺人,用竹子做的各种工艺品,只可惜当年一张照片都没留下……

“颐养中心”已不记得以前的酒店叫什么名字了!时间是个好东西,很多东西总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被人遗忘!

进入前面的广场,右边是“淳风阁”,旁边还有一家射气球的,但没有看到以往熟悉的卖“莲子粥”的阿姨。以前随处可见射气球的摊位也就看到这一家!


“淳风亭”的后面便是有名的“文峰塔”,已有200多年的历史,也是合川的地标性古建筑。小时候每次到码头乘船的时候总是从远处能看到白塔,那时候总是把白蛇传的白塔联想到一起!只是一眼望去觉得好远,不是凭自己的能力能到达的地方!
文峰塔共13层,第2到9层分别题名为“欲穷千里”“更上一层”“欲罢不能”“俯瞰嘉涪”“扶摇直上”“路人蓬瀛”“春风如意”“气象万千”。想高瞻远瞩遥望合川的亲们也是可以买门票上去游玩一番!

不要小瞧旁边的石膏摊位,它是“星艺油画”蔡老师的,合川许多店面的油画有不少是他的作品,里面的店面有开设有画面的培训班!也是几十年的老师傅了!

广场的左手边现在已经成了艺术中心。

2016年的时候古街在此打造过“盛元里美食城”,当年东哥组织的“黎明脚步”百人试吃团,我也有幸参加!


“合家盛宴”又名“重庆小天鹅”,我不知道它成立了多少年,但是目前古街装修最好承接宴席最大最久的酒店!

“一心屋画室”的主人也是合川的名人!毛义春老师,与其他画家不同的是,她是在鹅卵石上作画!

不管是肖象画,风景画,名胜古迹都不在话下,每一幅作品都笔下生辉,栩栩如生!












再前行十米便到达文峰古街最大的一个广场,也是文峰古街的尽头,这里的城门和楼阁也是很具特色!(可能来过太多次,没有想起拍照)
顺着河边下行,看到一家餐饮的坐椅很有特色,不愧是结合了古街的古,因为这种椅子是我们小时候经常坐的!也是纯手工打造,有手艺的木匠才能做出来!
在这里可以一边品尝美食还可以一边欣赏江景!

“会江楼”的前方便是合川的三江交汇之处!


看看文人题名的“情满三江”是什么样的?
“连天水送无穷碧,撩耳渔歌半入窗,欲把合川夸远客,风情万种属三江”


到此古街算是游玩了一圈,顺着梯坎上行原路返回,我和老公一路走一路回想曾经古街的繁荣景象。
以前的古街一条街从头到尾都摆满了各种摆位,吃喝玩乐,样样俱全,当初的石头刻字,米上刻字,名字串珠,菩萨手串,串珠……名字作画,古风发簪,铝艺,竹艺,棕编等各种非遗文化也逐步消失!(糖画的非遗文化传统工艺依保留着)
还有卖彩虹弹簧玩具的大叔,总是在摊位前尽情地表演,把弹簧玩出各种花样;叫卖“麻汤”的大叔,还有前两年带着“朱八戒”面具一边表演一边烤串,各种小吃,蒙古大串,大河坝冲都成为过去式……
“印度飞饼”也不像往年,随时过路上下都有人排队等吃,看表演!
不说别的,那些年的啤酒节也可谓是人山人海,不少游客还专程从外地赶来!



回想这些,老公也诉说着古街当年最繁华景象,出摊要是去晚了摊位都没有,满地的烧烤签子随处可见,打扫清洁的环卫工人都忙不过来,一车一车垃圾车一会就装满了!那些年就算夜市也有人消费,收摊后经常公交挤不上,的土不好打,老公总说公交车的收款箱经常都是满的,钱都塞不进去!
比起现在,我还是更喜欢以往熙熙攘攘的古街,虽然过路上下都是人挤人,但这才是人间烟火气!
我和老公一路诉说着古街的过去,不由得又回到了许愿树,这也是多少善男信女,才子佳人的打卡地!


来看看他们都有些什么愿望!
开心,快乐,幸福,财富,金榜题名,爱情,事业……
合友们,你的新年愿望是什么呢?









──── 11人觉得很赞 ────
白紙一張 发表于 2023-02-08 15:12
文峰街也就节假日人多一点,平时人很少

是的,里面管理模式变了,最主要还是合川的其它商圈多了,而且其它商圈周六周末节假日都有活动!人都喜欢凑热闹,哪热闹去哪!
对你再特殊 发表于 2023-02-08 16:51
年轻的时候是个美铝  

意思是现在不美了!
嘿嘿,不过以前确实很瘦!
刚刚我问我老公是不是我现在不美了,
他说我现在胖得出圈了
林荫 发表于 2023-02-08 14:23
可是那些算 命摊一直都在,也没人管,太不合理了

他们那个应该是古街的一特色
现在很多都是直接投币进去,都不需要人守,都商业化,智能化了!
2023-2-8 11:32:32
必须赞一个
你对文峰是真的有感情啊,相比之下我只是个看热闹的
林荫 发表于 2023-02-08 13:20
你对文峰是真的有感情啊,相比之下我只是个看热闹的

在文峰街摆摊摆了好几年,后来里面的管理化改革,不允许摆地摊了!
说地摊算好听的!
海鸥创意气球 发表于 2023-02-08 13:46
在文峰街摆摊摆了好几年,后来里面的管理化改革,不允许摆地摊了!
说地摊算好听的!

可是那些算 命摊一直都在,也没人管,太不合理了
楼主不错,没有回合川都可以浏览一遍爱人老家的古街古貌。
文峰街也就节假日人多一点,平时人很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高级模式
12345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