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 
连体玩偶服, 
可以当防护服阻挡病毒? 
 
A 
完全没必要。 
不仅不能充当防护服,还可能带入病毒。体积太大,被污染几率更大,并且不能替代口罩。 
 
它最大的作用估计是舒缓心情。毕竟,平常一般不会有一只「恐龙」来买菜。 
 
Q 
口罩里垫一张纸, 
每天替换就能延长口罩寿命? 
 
A 
不可以! 
不但不能延长口罩寿命,反而影响使用效果。在口罩内部垫纸巾会让气体从纸巾旁边通过,影响气密性,导致口罩失效。 
 
有人戴一层医用口罩再套一个 N95 口罩,希望增加防护效果。但实际上这样做会影响口罩和脸部的贴合度,反而让效果打折扣,也无法通过替换医用口罩延长 N95 口罩的使用时间。 
 
Q 
塑料面罩/防飞沫帽子, 
可以有效防飞沫? 
 
A 
只能挡住别人冲你打喷嚏...... 
主要的粘膜细胞都在有呼吸功能的口腔和鼻腔,用口罩就可以遮挡病毒。眼部虽然也有粘膜细胞,但只要不是有病毒携带者冲你打喷嚏,感染的可能性是很小的。 
 
最关键的是,这个面罩并没有把眼部和周围的空气完全阻隔开,无法阻止空气中的飞沫接触 
一线医护人员在缺乏防护面具的情况下用文件夹自制的面屏,是为了遮挡喷溅出的体液,也必须和口罩组合使用。 
 
无论是这种方法,还是真正有效的全封闭式护目镜,也都是针对在一线的专业医护人员,普通人真的没必要用。 
 
Q 
防溢乳垫透气性好,又能防渗透, 
可以用来自制口罩吗? 
 
A 
约等于「裸奔」。 
防溢乳垫只能做到防液体渗透,但无法确保有效过滤细菌/病毒,目前没有任何研究检测它对颗粒的过滤效率。所以,戴上后会有种「暴露智商」的羞耻感。 
 
实在是买不到任何口罩了,还有一个方法:用 16 层棉纱布缝制口罩,能起到一定的防护效果,用于救急还是可以的。 
 
Q 
买不到口罩, 
防毒面具虽然中二,也只能认了? 
 
A 
可以是可以,但...... 
选择带有 N95 以上滤棉片的防毒面具可以起到防护作用。要注意的是,滤棉片需要定期更换,且使用完的防毒面具需要妥善存放,如果滤棉片表面污染可能会造成接触传播。 
 
但目前市面上诸多大牌的防毒面具 (3M、Honeywell 等) 早已售罄,买到假冒伪劣产品的风险非常高。而选购劣质产品,不仅起不到防护效果,还可能发生额外的伤害,造成更大的损失。 
 
Q 
听说紫外线灯消毒会有副作用, 
可以用吗? 
 
A 
理论上可以,但不推荐。 
许多家用紫外线灯的波长和照射幅度未必适合消杀病毒。如果是敞开式灯柱式,风险不可控,产生的有害物质会对人体眼睛和皮肤都造成伤害。 
 
如果一定要买可以选择封闭式,同时需要注意参数:单管紫外线灯的功率 24 瓦, 双管 30 瓦,才能满足至少 90 微瓦/平方厘米的有效辐射照度,同时照射距离不能超过 80 厘米,时间不能少于 60 分钟。 
 
Q 
棉布+保鲜袋、无纺布+厨房用纸, 
DIY 口罩可以临时救急? 
 
A 
Emm...真的就只限于临时救急。 
「棉布+保鲜袋」对飞沫是有一定的阻隔力,但挡不了气溶胶,保鲜袋不能透气也无法长时间佩戴 
而「无纺布+厨房用纸」的口罩相对靠谱一点,可以透气,但同样不能有效阻挡气溶胶,易损坏,还不能重复使用。非医务人员在非人员密集的场所,临时佩戴救急还勉强可以,千万别带着它去任何医疗场所和人员密集场所。 
上面这 7 种花样百出的「土法子」背后,是物资短缺的心酸和大家积极寻求解决方案的努力。 
来源:丁香医生微信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