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酥里嫩的合川肉片,是舌尖上的美味,也是“非遗”。 合川肉片还与钓鱼城息息相关。据民间传说,合川肉片就是当时守城宋军的一种军粮。 南宋末年,蒙古大汗蒙哥亲率主力大军攻宋,于1258年沿嘉陵江向重庆进发,企图占领重庆,东出夔门,会师荆湖,直取临安。沿途所向披靡,获降无数,直到1259年2月兵临钓鱼城,才首次遇挫。 前后数月,钓鱼城军民在守将王坚与张珏等率领下,成功击退了蒙古军的多次进攻。 为什么能够取得守城之战的胜利呢?除了钓鱼城固若金汤与军民用心协力之外,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当时城内物质十分充裕。 根据当地的传说,除了蒸面饼,当时还有一种军粮被发明了出来,即合川肉片。 南方气候湿热,食物容易发霉,不容易储存,而钓鱼城被围三十多年之久,粮食的保存问题。合川肉片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中,被发明出来。 守城的军民通过将肉片腌制、切片,再裹以米浆面粉,放入油锅里炸,再捞出去油烘干,于是一种水分低、富营养、高能量的“点心”就做成了。一方面因为含水分十分低,有利于军需储存保藏,另一方面因为便于携带、随时可食用,因此成为守城军民的应急粮食之一,守城的军民不管是行军打仗,还是例行巡逻,还是站岗守卫,都可随身携带一包肉片,作为主食之外平常充饥或补充能量之用。这应该是关于合川肉片最早的传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