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妖儿妖妖 于 2011-4-19 11:36 编辑
给大家来个重口味的
云南有动植物王国的美誉!山多水多植物多,自然昆虫也多。云南拥有25个少数民族,多数少数民族如彝族、哈尼族、傣族等等都有食用昆虫的习俗,并且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烹制和食用方法,煎、炸、煮、拌,做法多样。据研究,昆虫含有多种人体所需的氨基酸,营养丰富,而且具有美容强身的功效。下面就给大家介绍几个常见的昆虫菜。
虾巴虫又叫水蜻蜓,其实是蜻蜓的幼虫,油炸过后香酥爽口。
风味酥炸虾巴虫的烹饪方法也相当简单,把虾巴虫放进调好味的油锅里炸,仅数分钟就可以了。不过火候的把握要非常准确才好吃。 酥炸虾巴虫端上桌来,小试一口,味道实在不错,那种鲜香沁于唇齿,久久不会散去。
老大是蜻蜓的一种,它个头比一般蜻蜓大很多,在云南俗称老大,它个头大,胸脯全是肌肉,吃起来非常过瘾。与它的孩子(虾巴虫)有完全不同的口感,有机会的朋友一定要品尝品尝!
蜂蛹,是西双版纳各族群众都喜欢食用的昆虫佳肴。西双版纳野蜂较多,除中华蜜蜂以外,志书中记载的蜂类还有10科共计90余种,但傣家人经常食用的主要是体型较大、集群筑巢而居的土蜂、马蜂、胡蜂与蜜蜂的蛹。 酥炸蜂蛹取野生蜂巢中幼虫为料。野生蜂巢被人发现后,很讲究摘取技术,一般乘天黑用旺火浓烟熏燎,驱走成虫,方可取之。贸然行事,将有不测之祸。也可用气味强烈的药弹射入巢中,使蜂群搬家,而后摘巢。做时取出蜂蛹,上笼蒸熟,通风晒干,用六成热油将蜂蛹炸到鼓胀而呈金黄色时,拌入椒盐就可上桌。 这道菜,色泽淡黄,味鲜香可口,营养丰富,食后不会上火。
竹虫,是一种长5厘米、宽3厘米呈棕黑色的象甲科幼虫,经香油煎后又香又脆,口感酥嫩,是云南少数民族的特色菜,不仅傣族、彝族、哈尼族喜食,壮族、布依族等许多少数民族也喜食善捕。 生的竹虫有些让人毛骨悚然,这东西白白长长的,长了许多脚,与春蚕差不多,只不过是个头小了点儿。炸熟后闭着眼睛试着吃了一条,酥脆芳香,味道鲜美。真是上天赐予人类的美味,食之爽口,回味无穷!
云南的昆虫食法,大多采取油炸的方法,这样做出来的食物,不仅入口酥香,而且没有了昆虫的腥味,当真是下酒的好菜。而且昆虫的营养丰富,具有美容强身的功效。风味油炸蚂蚱就是傣家一道非常有名的风味昆虫宴,其酥脆爽口,难怪云南十八怪里有这样一句:蚂蚱能当下酒菜~
不知曾几何时,云南开始流传这样一句话:“云南十九怪,酒香虫成了上等菜。”
酒香虫学名蝽蟓,当地人叫臭屁虫,指甲大小,复翼善飞,落地后蠢笨无比,任人摆布,在云南常用于泡酒渴。后来人们发现其炒后有香气,味道极佳,并且可增强行气温阳作用。用于胃寒胀痛,肝胃气痛,肾虚阳痿,腰膝酸痛。于是成了一道有名的昆虫宴。
蝎子有熄风止痉、解毒散结、通络止痛的功能,在云南,蝎子多用于泡酒饮用,而油炸食用也是一道美味的下酒菜,将蝎子洗净,下入开水锅中,加入百里香、胡椒粒、精盐、姜、葱、尖椒,盖好煮10分钟。另起一锅注油烧热,下蝎子炸脆,一道美味的风味炸蝎子就出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