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杨贵妃当年的荔枝可能来自重庆涪陵,那会不会有一两颗来自合川? 嘿,这你就out了吧——岭南到长安要11天。当年的保鲜技术过了7天早就蔫黑了,哪能吃?从涪陵走最快只要3天,荔枝又新鲜又甜。
荔枝道又称天宝荔枝道,古称洋巴道(在陕西省汉中市洋县的古称“洋州”和重庆的古称“巴”中各取一字),系子午道的延伸、四川古蜀道之一,直接联系川东地区和函谷关以东的关东地区。据明代《蜀中广记》记载,荔枝道从重庆涪陵、垫江到四川达州、万源,再进入陕西镇巴、洋县、西乡,在西乡县子午镇与子午道相接,最终抵达西安。洋巴道与子午道相加,全长1000多公里。
《舆地纪胜》引《洋川志》明确记载:
“杨贵妃嗜生荔枝,治驿自涪陵,由达州取道西乡入子午谷至长安才三日,香、色仍未变”。
而从广东送荔枝到长安,即使按照每天七百里的极限速度计算,也需要六到八天。
唐宋时期,四川地区广泛种植荔枝。合川作为四川荔枝的主要产地之一,在全国都有点名气哦!
《舆地纪胜》中提到,蜀地众多的荔枝生产基地中,“叙、泸之品为上,涪州次之,合州又次之”。
唐代郑谷诗有“我拜师门更南去,荔枝春熟向渝泸”之句,称荔枝熟时,人们都想到重庆和泸州一饱口福,可见当时重庆和泸州荔枝之盛名。
杨贵妃究竟有没有吃过合川的荔枝,咱不得而知。但当时合川种植荔枝的应该不少!
没错,唐宋时期,合川东面钓鱼城半岛的学士山与城北濮岩一带就有合州荔枝园。为方便人们观赏荔枝,在合州城北濮岩上修建了一座观赏荔枝的楼阁,这便有了合州荔枝阁。
《巴蜀荔枝产食与荔枝古道路线考证》一文认为,巴蜀地区是中国晚熟荔枝的主要产地、唐宋时期是中国三大荔枝产地之一,现存有巴县荔枝园、涪陵荔枝园、叙州定夸山园、广安荔枝石刻、合川荔枝阁、平昌荔枝滩、乐山荔枝湾等历史遗迹。
时过境迁,到北宋中期,每年正月初九,合州知州会在濮岩下定林院(定林寺,今濮岩寺)宴请宾客,百姓也会携家带口来此祈福游览,荔枝阁是必去之处。南宋初期,濮岩荔枝园中,曾因有荔枝树“异本合干”,生机盎然,引前去一睹奇异之貌者络绎不绝,其中就有在合州小住的唐文若、抗金名将曲端等名人。
南宋绍兴七年(1137年),合州知州何麟前往荔枝阁观赏,专门撰写了一篇《荔枝赋》,合州荔枝及荔枝阁更是名扬天下。
《荔枝赋》何麟 摘选
有炜斯果,争华斗妍,灿巴山之绮错,濯(zhuó)涪水以霞鲜。倏(shū)睹扶荔于濮之岩,擢(zhuó)二本以森张,若九微之并然。心骇目夺,不可殚原。于是召宾朋,载肴醴(lǐ),坐飞阁,俯连蒂,钓以登筵,品其色味,盖赤英之丹,所不能抗,而金茎之露,所不能拟也。
那濮岩的荔枝阁现在还有吗? 可惜的是,已毁于南宋末期的战火中。但2009年在合川文峰塔公园内,以唐宋建筑风格重建了荔枝阁,并于2011年开放!
你看!文峰塔公园东面滨江路绿化长廊边,与凌霄阁相邻的就是合州荔枝阁,如今入驻了金丝楠木艺术馆。在荔枝阁的基座上,再现了那篇被世人传诵的《荔枝赋》。
▲雕刻在荔枝阁基座上的《荔枝赋》
恢复重建的合川荔枝阁 是古合州荔枝产业与荔枝文化 最好的历史见证! 登楼而上,古今交汇 在这里 您可以倚栏凭眺嘉陵江“最美江湾”风光 江水悠悠流淌 仿佛将千年荔枝故事娓娓道来
走撒!这么攒劲的文化名片 咱合川人必须去打个卡! 发个朋友圈——#我在合川荔枝阁很想你#
等等!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既然合川有这么悠久的荔枝种植历史 那现在还有没有荔枝? 当然有!! 在合川钱塘镇空顶村、猫岩村 至今都还有小规模的荔枝哦
▲钱塘镇猫岩村荔枝 钱塘镇供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