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去年起,楼市持续调控,政策的“组合拳”汹涌而至。开发商压力倍增,为开发商服务的房产中介更是“度日如年”。 昨日,记者走访市场了解到,去年二手房成交量惨淡,业内人士估计,我市有300家左右的中介门店歇业。 一二手房倒挂 加速中介公司洗牌 李军杰,泽腾房产公司总经理。 上周,他将其位于重庆国际会展中心附近的店转让给了别人。2010年,李军杰在重庆会展中心附近创办了泽腾房产中介公司,开始自己做老板。 “当年最好的时候一个月净收入有5万多,平时一个月下来净收入也有1万~2万。去年的销售量就不敢恭维了。”李军杰告诉记者自己也想过很多办法,做过租赁,做过商业地产。但无奈公司规模小,很难接到好项目,而且银行贷款难贷,资金链压力太大了。 “新盘代理?开发商根本不愿意将楼盘交给小中介做。”努力一次失败一次,李军杰最后放弃了。昨天他告诉记者自己已经转行了,暂时不愿再进入地产业。 有着与李军杰一样遭遇的中介不在少数,主要集中在只有2~3家门店的中介公司中。 重庆中原地产副总经理何伟坚估计,去年重庆共有300家中介门店关门。 “目前同一区域,二手房价格较一手房普遍要高10到15个点。”重庆美联物业总经理缪鸿裕说,“首先是因为一手房降得厉害,其次是二手房的税费高。”缪鸿裕认为,一二手房倒挂,也加剧了中介公司的洗牌。 大中介的另一些举动也证明了目前众多小中介陆续关闭。 “最近一段时间我们收购了一些小中介的门店。”缪鸿裕告诉记者,“像龙湖郦江那些位置以前想都不敢想,现在市场不好,比较好的位置就容易拿到了。” 重庆市国土资源房屋评估和经纪协会相关负责人说,估计全市加上没有登记在册的中介公司一共有3000~4000家,市场本身也有洗牌的需求。 多元化经营才是“生存之道” 二手房业务惨淡,使不少大中介公司也关闭了部分门店,不过光“瘦身”过冬还不行,多元化经营成了中介探索的另一条“生存之道”。 “今年调控还要继续,但对于分销团队来说越有机会。”钢运房产联动部总监廖长志说,已经明显感觉到开发商对房产中介分销渠道的依赖性更强了。“二手房业绩不好,只能靠一手房的分销去补贴,在业绩上新盘分销帮二手房补贴了60%~70%。” 何伟坚表示:“我们现在基本上都是转型为主了,主营业务从过去做二手房到现在将客户资源带去购买新盘,赚取佣金。” “去年市场不好我们就开始关注投资理财业务了。像我们杭州公司基本上每个月有50万的收入在移民板块,同时通过投资理财项目笼络客户资源。”何伟坚说公司还开始涉足跨地区的度假楼盘项目。 廖长志表示,在稳定城市新盘板块的同时,要在旅游地产上进一步扩大。缪鸿裕公司的重心则继续放在了商业地产方面。
该贴已经同步到 簌簌的微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