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二,发布了一篇 打谷机收谷子的文章 《来了!合川乡镇出现好多季节限定车辆!!》
很多网友认同机器收割 减轻了人工的负担 人工打谷子太辛苦了
不过,一些角落难免会被落下 还有些稻田收割机去不到
这些收割机覆盖不了的地方 只能靠人工 拿着镰刀 一把一把地把谷子割下来
现在村里剩下的基本上是老人 他们一辈子遵循不浪费的原则
收割机割不到的卡卡角角 他们会等收割机走后 自己背着背篼拿着镰刀 顶着太阳出门收割
看起来没有几窝 但是装起来却很多 很快,背篼就装满了
需要背回去 倒在地坝上晾晒 然后继续回到田里 直到收完 我问收割机啷个收费的 老人说25一挑 不好去的地方30、40的都有
有些稻田实在不通公路 只有全靠人工 打斗是必备的 以前还必须有打谷架和围席 不过现在进步了 打斗上也能放个小型机器
只是割谷子还是离不开人工 实现了“半自动化” 节省了很多气力
以前真正全人工的时候 通常是村里面几家人一起行动 先给你屋打,再给他屋打 最后给我屋打 几天就刹guo了
主人家要准备打幺台的食物 一般是荷包蛋 女人家把一桶荷包蛋背到田里 男人们吃完接着打谷 中午主人家还要准备伙食
那时候 打谷子是一件热闹的事情 谷子收回来 需要把水分晒干 晒谷子也有很多学问 需要各种翻晾 这里不详述
看着一地坝摊都摊不开的谷子 我觉得是大丰收 嬢嬢却说她家今年减产了 去年太热,很多田干裂 今年种谷子的时候还没有恢复好
谷子晒干,轮到风车出场 转动手柄,风车吱嘎吱嘎响 一个出口出好谷子 又重又饱满 对面出口出瘪的,半饱的 尾巴出口出灰尘渣滓
老夫妻两个车得浑身都是汗水 汗帕子汗得焦湿 喊我莫离太近 免得灰尘飞到我身上 问我“你说做农业辛不辛苦嘛”
晒干的粮食 一袋袋装好 留下自家要吃的 多出来的过好秤,记好数 卖出去 这是农民收入的一大笔来源 自家的留下的 取出一部分 放进打米机 雪白的米粒出现 这就是“新米” 是一家人一春一秋劳动的成果 米粒煮熟,人先不吃 要敬天敬地敬祖先 是感恩这一年的丰收 也是对来年风调雨顺的祈祷
小时候我们都学过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那时读起来可能不觉得有什么 但自己体会后 就能明白 一粥一饭真的来之不易 千万珍惜粮食,不要浪费食物 ▎合优网 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重庆百君(合川)律师事务所刘亮律师团队 139964187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