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此情可待 于 2011-4-22 08:59 编辑
昨日,房交会现场,促销人员扮成蜘蛛侠发传单。 记者 欧阳祖兵 梁杰 摄
“铜罗汉”摆造型吸引市民目光
市民刘杰提着鸟笼,脸上写满汉字。
商报讯 昨日,来自本届房交会组委会的消息显示,截至21日17:00,本次房地产展示交易会第一日共成交各类房屋786套,成交建筑面积6.89万平方米,成交金额3.83亿元。
在成交房屋中,商品住宅成交343套,成交建筑面积3.61万平方米,其中,高层商品住房成交286套,建筑面积2.71万平方米,建面均价5713元/平方米;多层花园洋房成交29套,建筑面积0.42万平方米,建面均价10193元/平方米;精装房成交9套,建筑面积0.11万平方米,建面均价7874元/平方米;高档低密度住房成交13套,建筑面积0.31万平方米,建面均价8665元/平方米(注:今日高档低密度住房成交,多为郊区较偏远地段,均价较低)。
二手房成交347套,成交建筑面积2.83万平方米,成交金额1.09亿元。其中二手住宅成交334套,成交建筑面积2.79万平方米,成交金额1.07亿元。二手非住宅成交13件,成交建筑面积0.04万平方米,成交金额0.02亿元。
调控背景下楼市众生相
楼市频被调控,此次房交会上,购房者、炒房客绘出了一张张鲜活的脸谱:“80后”选婚房成为看房主流,炒房客抛售大户型。
“哪些是实得面积,哪些是赠送面积嘛?”在九龙坡区华福路一高层住宅的展位现场,谢大伯和儿子正拿着宣传单研究户型。谢大伯的儿子是一名“80后”,此次参加房交会,就是为儿子选购婚房,逛了一圈后,相中了这家楼盘。
在江北一家商贸企业上班的“80后”张小姐说,她和男友准备买房结婚,关注的户型在70~90平方米之间。
在昨日的房交会现场,不少年轻的“80后”在家长的陪同下来淘房。
秦先生结婚不到一年,一直没看中满意的房子,考虑到快要孩子,首次置业指明要买套内90平方米以上的,哪怕是借债也可以。
“不论怎么调控,这个群体都有买房需求,同时,他们大多为首套房购房者,受信贷政策影响较小。”我市一大型房企人士说,受政策影响,现已没“改善型住房”一说,再次购买住房的都算二套需要首付六成,在此背景下,置业者开始转向主力户型,望一步到位。
购房者
“80后”选婚房成为看房主流
炒房客
舍小户和超大户型保普通两房
“超大户型和小户型都将是调控受挫的重灾区。”在重庆投资有五套住宅房产的温州投资客王先生说,面对公租房的大量面市,导致小户型滞销,他坐不住了。王先生说,他已委托一家地产中介准备将两套小户型抛售,以求快速变现。如果限购令出台,国家调控措施的叠加效应显现,大户型变现的难度更大。
中原地产公司人士表示,一些炒房客已经嗅出了味道,开始出手小户型和超大户型,保留普通两房户型。
开发商花样多优惠少购房别花了眼
“我们下个月开盘,你可以留个电话,到时候我们提前通知你。”昨日,在渝北冉家坝和沙坪坝杨公桥等楼盘展位前,不少楼盘的置业顾问拿着表格,询问客户联络方式。
业内人士认为,参加春交会可增一次展示环节,提前“蓄水”,为以后营销作充分准备。
主城新推楼盘普遍上万
“我们开盘均价是套内1.2万元每平方米。”在渝北区一新开楼盘现场,该楼盘主推30~60平方米的轻轨小户,每平方米定价已经超过1万元。
同时,在两江新区和江北等地新开楼盘展台发现,很多楼盘定价都超过了万元大关。
“市场传言5月可能出台限购令,楼市多重调控叠加效应可能在年中显现。”一房产中介人士透露,在此背景下,新推出楼盘自然会把价格定高,即使后来打折也可卖高一点,这是开发商的一种营销策略。
新花样多但实质优惠少
记者在房交会现场发现,大部分开发商都没有在展台上面标明价格,而在往届房交会,不少房企喜欢把折扣清楚地标明在现场展板上。组委会的消息称,这次房交会有90多个楼盘提供优惠。据组委会提供的一份优惠指南显示,整体来看,优惠幅度并不大,按揭付款的优惠在5个百分点以内,一般是按揭付款优惠1到3个百分点,全款优惠3到5个百分点。
和真刀实枪优惠相比,此次房交会上,不少开发商想了花样。有的让促销人员涂金粉,穿黄衣服,扮成铜罗汉;有的开发商让促销人员装扮成蜘蛛侠;还有的用上3D互动视频,在电子沙盘上,购房者只要用手点点,就能看到户型的立体图和房间装修后的立体效果图。
现场花絮
“光头哥”劝人
别买“小三房”
昨日上午10点左右,房交会刚开幕,一位身穿西服的先生提着鸟笼,留着光头,满脸写满着“45平米、50平米魔幻三房”,他一边走,一边作出痛苦的表情,和头顶写着的“舒适才是硬道理”的字形成对比。
这个人叫刘杰,是我市某高校大四学生。刘杰说,他这么做就是因为看不惯那些“伪三房”,他提的鸟笼上,写着一句有趣的话:“丈母娘,你女儿是金丝雀,我不忍心让她住‘小三’。”一路上,不时有人掏出手机拍照。而刘杰也一路摆出抱头、挣扎、痛苦的姿势。
刘杰说,他老家在区县,一家三口住的就是60平方米左右的“三房”,听起来还不错,但住进去十分不舒服。比如说,在卧室里面,放了床以后就不能放其他的东西,在客厅里面,摆上一张桌子,人都转不动。“现在一些开发商说什么‘魔幻三房’、‘精致三户’和‘精巧三户’,这些都是吹牛,实际面积就那么大,50平方米的‘三房’,根本没有办法住人。”
刘杰说,自己的这次行为,属于个人行为,主要是给购房者以警示,来房交会之前,他曾向父母征求意见,父母表示支持他的行为。记者 梁龄 杨雪峰 首席记者 柴伟 采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