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优网

  三江论坛   合川政法   肖天华:坚守基层39年,他用4个身份诠释何为“警察荣誉”
返回列表
查看: 2763|回复: 0
收起左侧

肖天华:坚守基层39年,他用4个身份诠释何为“警察荣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7-12 17:52: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电视剧《警察荣誉》正热播,作品塑造的基层警察群像为观众留下深刻印象。在重庆市合川区公安局,就有这样一位民警,他坚守基层39年,用忠诚担当书写自己的“警察荣誉”。


“还不认吗?坦白的话可争取宽大处理。”2022年6月一个午后,派出所审讯室里,三名盗窃嫌疑人拒不认罪。民警很清楚,三人事先“通了气”,无论咋问,嘴都上了锁。


此时,本该在家休息的肖天华赶来,看着三名年轻人,气得跺脚,恨铁不成钢地说:“你三个崽儿户口都是我上的,现在居然当偷儿!”肖天华对这三个“崽儿”家庭情况了如指掌,甚至能一口喊出他们父辈的绰号。看到肖天华,三人不再抵抗,全认了,当场发誓不再犯。


重庆市合川区铜溪镇,各家各户情况,肖天华烂熟于心。“他是铜溪的‘定海神针’!”铜溪派出所所长张健如是说。


175145junocdchmcq9s1ld.jpeg
肖天华服务群众

今年58岁的肖天华,现为合川区公安局铜溪派出所社区民警。19岁从师范学校毕业后,在铜溪中学当一名语文教师,1995年公安机关从在编教师中招录人民警察,31岁的肖天华果断报考,并如愿加入了警队,算上当老师的日子,在铜溪,他足足待了39年。


“拎得清”的肖老师


教书期间,肖天华当过班主任,除了上课和管理,他还主动关心家庭困难的同学,自掏腰包为他们买文具和习题,带他们回自己家吃饭,他的好口碑在学校人尽皆知。去派出所报到前一天,班上同学都来送他,哭成一片。学校到派出所,距离不远,对学生们来说,却是咫尺天涯。转变身份后,学生们还常来所里看他,羡慕他那身威风凛凛的警服。


在肖天华看来,从人民教师到人民警察,岗位和身份变了,那颗为民初心没变。


但情怀归情怀,底线归底线,肖天华拎得很清。


1997年6月,合川全面打击整治枪爆物犯罪,肖天华接到群众报警,称有人私自制“土炸药”,他巡线调查后很快锁定了嫌疑人,结果发现该嫌疑人是和自己关系很好的一学生的亲哥。学生多次来找肖天华,想宽大处理,却被他一口回绝。看着往日的亦师亦友这般“无情”,学生一气之下与他断交。


“当时关系很好,现在他还在铜溪,那件事之后,就再没跟我说过话。”谈及这件事,肖天华十分感慨,“但这是底线问题,关系好归好,违法必遭捉!”


双脚丈量平安的肖干事


锣山村,位于合川西南边界,与铜梁仅数公里相隔,铜溪最偏远村庄之一。


1995年,刚入警的肖天华担任驻村民警,负责锣山村在内的四个村庄,民事、治安、行政、刑事各类案件一肩挑。“一没车,二没路!”那个年代,进村全靠两条腿,路程偏远,道路尚未硬化,走得快也要4小时,遇到下雨,脚陷进泥里,要相互拽着走。


当时村里家禽盗窃案频发,因进村距离远时间长,肖天华与战友一待就是三五天,这次张家,下次王家,各家轮流住。村民见他们,跟见了亲戚一样,敞开大门欢迎。“肖干事来了。”每次驻村,长途跋涉的肖天华还来不及歇脚,就先挨家挨户收集情况,逐一解决村民反映的问题;到了晚上,他便与战友轮流守夜,维护治安。“当时技防措施不健全,全靠人防,但每次为群众解决了问题,那是发自内心的高兴。”肖天华说。


175145n9ekfcxirlxixw5k.jpeg
走访群众

1997年8月某夜,村民李家家禽被盗,当时家中未通电,一片漆黑,为不打草惊蛇,他关掉手电筒,摸黑将盗贼逮个正着。这些村民家他太熟悉了,闭着眼都找得到路!


1995年至2003年担任驻村民警期间,肖天华共参与破获各类案件数百起,解决群众诉求3000余次。他扎根基层、心系群众,用脚步丈量平安,为自己的从警生涯拉开序幕。


心系群众的肖户籍


2003年,肖天华开始担任户籍民警,并负责内勤工作。


面对全新挑战,他跃跃欲试,可刚接手工作时,新岗位却给了他一个下马威:全辖区的档案,一卷卷一摞摞,横七竖八堆满三个房间,要单独查找档案,效率很低。眼前的麻烦,让肖天华当即下决心:要像对待书籍那样管理档案。他购买了一批档案柜,将所有散乱的档案一一分类归档整理,一有空就钻进档案室。哪曾想,这项大工程花了他两年时间。


“快看这本60年代的(档案),这太珍贵了!”肖天华饶有兴致地炫耀着自己的“作品”:一本本泛黄的档案册,在柜子里井井有条。“这些如果弄丢了,多可惜啊!”


175145n0xeelq96x9lsjrz.jpeg
肖天华查阅档案

肖天华说,每份档案的背后都有故事,比如十多年前的孤寡老人老周,终身未娶,靠着免费给餐馆打工包三餐来维持生计。当时肖天华了解到国家出台的“农转非”政策能让老周领到低保,于是,他主动查信息、打电话、备资料,帮不识字的老周转成了非农户口,解决了其生活问题。后了解到老周家还用着煤油灯,又为他找来电力公司通了电,每个月的电费,肖天华让电力公司记自己家账上。


“老周,肖户籍来看你了!”每当听到邻居的招呼,憨厚老实的老周总是笑眯眯出门相迎,肖天华提着新鲜的菜和肉,直接进屋放到桌上,跟老周寒暄几句后离开。对于老周,肖天华是唯一的亲人。2018年,老周病危,肖天华送了他最后一程,临走前念叨最多的,就是感谢“肖户籍”。


担任户籍民警以来,肖天华厚植为民情怀,多次为群众挺身而出,其中,令他最难忘的,要属那次“生死十分钟”。


2005年5月,肖天华驾驶警车在外执勤,一名老太太突然冲向路边,对肖天华招手示意,且语无伦次,旁边瘫坐着一名脸色惨白的孕妇,鲜血正从体内往外渗。


快上车!”肖天华立即明白了事态的严重性,果断鸣响警笛,踩下油门,向医院奔去。警车内,老人的哭声,孕妇的呻吟,响亮的警笛,交织萦绕在肖天华脑中,往日沉稳的他,手心积满了汗,紧紧把住方向,只顾踩油加速,一路闯着红灯,示意过往人车避让。


终于,漫长的十分钟过去了,肖天华将孕妇送到了医院,看着孕妇进了手术室,他才悄悄驾车离开。回头发现,警车后座全是鲜血,积水一般的血量,让肖天华倒吸一口凉气。晚上询问医院得知,孕妇是老人的儿媳,大出血,再晚几分钟就没救了,好在送医及时,母子平安。听到这,肖天华大松一口气。后来,老太太和儿媳找到肖天华,看着眼前的救命恩人,哭了好久。


“有事您说话”的片警老肖


2017年至今,肖天华担任社区民警,他也从最初的肖老师、肖干事、肖户籍成了群众口中的“老肖”。辖区常住近4万人,他负责的社区就有2万多。


“老肖,双方都道歉了,放心,以后不会扯皮了。”“老肖,娃儿读军校的政审流程怎么走?”......短短一个多小时的采访,肖天华就接了十来个电话。有时他在派出所附近跑步锻炼身体,因熟人太多,一路招呼打下来,汗水没流几滴,口水费了不少。


“有事您说话。”但凡群众有诉求,他统统耐心答复。


“每天打给我反映问题的电话,比指挥中心发来的警情还多。”其中,还有专打电话找他聊家常的。群众的信任也源自他对群众的态度——不以“管人者”自居。这句话也是他干社区工作的座右铭。“群众和我是平等的,站在他们的角度,才能赢得信任。”肖天华说。


175146dc0xeecrlrxqlcux.jpeg
服务群众

就拿采访当天发生的事来说,刘某同邻居张某下棋一直输,被张某嘲笑,前者气不过,抄起张某家板凳往地上一砸,双方开启骂战,邻居见状,赶紧给肖天华打电话。肖天华刚到现场,剑拔弩张的态势竟瞬间缓和,两人分别“告状”,像受委屈的学生,肖天华耐心听完,从“情理法”三个维度进行调解,不到半小时,问题迎刃而解。


“这么多年了,咱们就认老肖这块‘牌子’,有他在,矛盾一会就化解了。”当时在场群众张某说。


自2017年担任社区民警以来,肖天华用心用情服务社区,化解矛盾纠纷,解决群众诉求,做好各项宣传,累计服务群众2000余次,调解纠纷数百件,收获群众一致好评。



写在最后:

谈到荣誉,肖天华本人曾获得过多次嘉奖和立功表现,但在我看来,他真正的荣誉,是作为一名基层民警的忠诚担当和满腔热忱。正如《警察荣誉》里所表达的:在新时代警察故事中,最能俘获人心的,绝不是紧张刺激的警匪枪战,也不是反转烧脑的离奇案件,而是每一名基层民警的满腔热忱,和他们在鸡毛蒜皮的琐事中,给群众带去的温暖。


END


来源:平安合川

175146fuzdlcykbucuyodu.jpeg

识别二维码,关注合川政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收藏:0 | 帖子:1235

合川周边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