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帖
 找回密码
 注册

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6 1
开启左侧

8种字迹变化可能透露疾病信号

  [ 复制链接 ]
百姓话题 2534 6 5 天前
    字迹其实是性格的镜子。你有多久没写字了?电脑、手机等电子设备的普及,让很多人鲜少有机会在纸上书写。我国自古就有“字如其人”的说法,是指通过一个人的字能看出其独特的性格与气质。其实,书写痕迹还能透露个体的心理状态,甚至健康状况。《生命时报》邀请专家,告诉你字迹为什么与性格有关,并提醒你8种字迹变化可能是疾病信号。
21.jpg
    你有多久没写字了?电脑、手机等电子设备的普及,让很多人鲜少有机会在纸上书写。
    我国自古就有“字如其人”的说法,是指通过一个人的字能看出其独特的性格与气质。其实,书写痕迹还能透露个体的心理状态,甚至健康状况。
22.jpg

    《生命时报》邀请专家,告诉你字迹为什么与性格有关,并提醒你8种字迹变化可能是疾病信号。

    受访专家: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 孙永安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注册心理咨询师 马健文

    本文作者 | 生命时报记者 王思予
    本文编辑 | 张冕
    字迹是性格的镜子
    近期,美国“健康指导网站”刊发得克萨斯州‌健康长老会医院阿尔茨海默病与记忆障碍中心主任戴安娜·凯尔温的文章指出,书写是手指、手腕、手臂、大脑等多个组织器官协同作用的结果,不仅能反映一个人的脾气秉性,书写变化还是疾病早期发出的信号。
    奥地利心理学家纳塔莎·班特沃指出,人的性格、思维方式就像变幻莫测的地图,而字迹就是“脑迹”和“性格印章”。中国近代思想家梁启超曾说:“豪放的人,说话豪放,写字亦豪放;拘谨的人,说话拘谨,写字亦拘谨,一点不能做作,不能勉强。”
    近现代中国著名佛教僧人弘一法师遁入佛门前后,字迹就发生了改变,从刚劲洒脱转为圆融平和,从中能感受到其心境的变化。字迹确实如同一面镜子,力度、速度、字形、字的方向、布局、动态变化等,都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人的性格。
23.gif

    我国著名心理学家张卿华、王文英在其合著的《汉字笔迹与个性研究》论文中介绍:
  • 字距过宽可能说明个人倾向于与他人保持距离,字距狭窄表明渴望亲近或害怕独处;
  • 性格外向的人字体往往更大、更奔放,内向的人字体相对小巧、内敛;
  • 思维敏捷者连笔流畅,性格严谨者笔画规整;
  • 从书写速度来说,写得快但字迹潦草的人,往往缺乏耐心、容易发脾气,写字较慢的人性格更平和。
    字迹还是心理疾病的重要线索,在首次访谈发现来访者疑似有精神问题时,会要求其写一段文字,通过书写流畅性、字体大小等作为辅助判断。比如,精神分裂症患者可能会创造出一些奇怪的字词或做出一些不连贯的文字表达。人格分裂患者可能对自己写过的文字没印象,甚至与自己平时的字迹不同,感觉不是自己写的。躁狂发作的患者相比未发病时可能出现字迹较重,字体变大的情况。
    不过马健文也强调,字迹一般是起到辅助诊断作用,不能作为单纯依据来评估性格和心理疾病。如果发现自己、家人的字迹出现这些变化,建议结合不适症状,及时到精神科就诊,请心理医生进行科学判断。
    8种书写变化,可能透露疾病
    字迹之所以能“说话”,是因为书写是一个高度复杂的神经肌肉协调过程,涉及大脑的多个区域,比如:
  • 运动规划区负责控制书写动作;
  • 基底节参与运动调节;
  • 小脑保障动作流畅性与平衡性;
  • 认知功能区的语言和记忆区域保证字迹的“产出”质量和效果;
  • 视觉系统用于观察书写内容;
  • 本体感觉帮助感知手部位置和动作;
  • 手部精细肌肉则在这些系统的协同作用下完成书写动作。
    戴安娜·凯尔温结合临床观察总结指出,字迹变化能从一定程度上反映身体健康状况,尤其是神经系统功能,孙永安以此为基础进行了解读和指导。
24.jpg
    笔画缺失:脑卒中
    脑卒中患者的字迹可能出现笔画缺失、字体向下倾斜,病情严重时甚至根本无法写出字,医学上称为“失写症”。这是因为脑卒中会影响大脑中控制手部运动和语言功能的区域,导致书写能力受损。如果发现自己或家人出现这类情况,应及时到医院做核磁共振和颈动脉彩超,排查疾病。
    变小震颤:帕金森病
    帕金森病主要影响神经系统中的多巴胺能神经元,导致患者出现运动控制障碍,手部精细动作变得困难,字迹逐渐变小且不稳定、有震颤感。
    重复混乱:阿尔茨海默病
    这类患者的字迹可能出现遗漏、重复、混乱等现象。这是由于阿尔茨海默病会损害大脑认知功能区域,影响记忆和空间感知能力,进而反映在书写上。
    小脑病变:醉酒字迹
    小脑病变患者的特点是手越接近物体抖动越强烈,写字时表现为笔画不规则延长,看起来像是喝醉酒后写出的字。这是因为小脑主要负责协调运动,出现病变时会破坏运动的协调性,导致书写笔画失控。
    笨拙歪斜:抽动障碍
    抽动障碍会导致患者的肌肉不自主地收缩,影响手部正常书写动作,使得写出的字形态异常、笨拙、歪斜。
25.gif

    笔迹中断:心脏病

    心脏病患者病情加重时,心脏无法为大脑提供足够的血液和氧气,会导致大脑功能短暂受损,影响书写的连贯性,字迹变得断断续续。如果字迹具有上述特征,并且患者经常出现胸闷、气短等症状,要及时到心内科就诊。
    笔画短促:关节炎
    关节炎会导致患者手部关节疼痛、活动受限,无法顺畅完成书写,表现为笔画短促。
    自造字词:精神分裂
    精神分裂症会影响患者的思维和语言功能,导致其在书写时出现不符合常规的字词,甚至自造字词。
    经常练字,能提升大脑功能
    字迹是全身健康的重要体现,通常写字工整、美观、顺畅的人,身心相对更健康,但这并不意味着写字不美观就代表身体差,要以理性的态度看待。
    字迹突变需注意
    如果出现字迹变化,首先要保持冷静,回顾近期的生活习惯、身体状况等,看是否有其他异常。例如,是否出现头痛、头晕、肢体无力、记忆力减退等。如果除了字迹变化外,还有其他不适,应及时就医,向医生详细描述字迹变化的情况,以及其他相关症状,以便医生进行全面检查和诊断。
    医生可通过神经系统检查、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等,确定字迹变化的原因,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观察自己断心理
    尽管字迹变化受到多种因素影响,但人的情绪波动、心理状态的细微调整,会悄无声息地渗透到笔尖。
    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将观察字迹变化作为判断身心健康的一种辅助方法。若发现身边人的字迹出现明显异常,可以关心了解一下对方的近期身心状态。
    练字提升脑活力
    字迹能反映身心健康状况,而练字既能锻炼手部协调性与大脑功能,还能让人在专注书写的过程中舒缓情绪、沉淀心境。
26.gif
    患病多做手锻炼
    脑卒中等脑部疾病发作后,可能导致患者肢体出现运动功能障碍,随着疾病康复,医生会要求患者锻炼手部精细功能,比如将碗中的大豆一粒一粒拣出来放到另一个碗中。
    对于帕金森病患者来说,则需要经常训练解扣子、系扣子等精细动作,帮助控制手部震颤,保持机能。随着病情恢复,可逐渐恢复书写功能,从简单到复杂,书写量从少到多,有助手脑联动,促进病情恢复。▲
    来源:生命时报微博

──── 1人觉得很赞 ────
现在的娃儿都是打字了
看来喜欢写字也有好处
写出来的字,只有各人认得到,是啥毛病
我写字就是又大又快又潦草,所以最烦在小格子里签名
我的字练了那么久,没啥进步。
我就是小学生字体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高级模式
返回